您当前的位置:姓氏文化
共工族群所居原始地理环境及其族群传承执业特征形成浅识
发布时间:2018-11-12 9:37:14

                                                               共工族群所居原始地理环境及其族群传承执业特征形成浅识
 
                                                                                                    杨晓国
 
    关于共工族群所居原始地理环境,史学界过去早有在豫北南太行山前辉县一带的说法,其中以徐旭生先生的论述最为典型,也最有影响。他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第二章中,早就肯定的认为,共工氏“它的旧地在今辉县境内,大约可无疑义”。徐先生此书出版半个多世纪后,亦即20世纪90年代中叶,考古工作者在辉县境内发掘了孟庄遗址。根据系统揭示,该遗址内叠压了从裴李岗经仰韶、龙山直至夏商数千年的文化遗存。目前,大多数史学者也都存有共识,以为此遗址正位于西周共和以来历代学者所说的共地旧墟之上,应该属于早期共工氏族群的一处中心聚落。

基于以上共识,本文仅就早期共工族群所居原始地理环境,及其因而形成的族群传承执业特征,发表自己的一些浅显之见。
一、共工族群所居原始地理环境的三个特点
今天的辉县面积共2007平方公里,它的西北方向正面对着陡峭雄伟的南太行山。山如刀削,直上直下。山下辉县为准平原,一马平川,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如孟庄遗址与今辉县县城外,海拔则只有100米左右。而西北山上的山西省陵川县则为准山地,群山竞峭,海拔多在1500米至1600米,最高海拔为1784米,县境内海拔最低处也在千米左右。也就是说,山西省陵川县所在的南太行山上与山下辉县的平均落差足有千米左右。近20年来,本文作者曾多次踏勘陵川至辉县之间的山地峡谷。如果说,今天辉县已发掘的孟庄遗址即是共工族群所居原始中心聚落的地理坐标的话,那么,早期共工族群所居的原始地理环境,至少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山西省陵川县境内南太行山一带的古森林密布,年降水量居于山西高原各地前列,且当地地质结构以石灰岩为主,地表径流及地下潜流发育均极为丰富,这一特点,说明对山下辉县平原而言,南太行山陵川段完全具备洪水源头生成条件。
第二个特点,详细考察,从辉县西北部山地一直向东南方向延伸,自然地形整体呈西北高而愈向东南愈低平的形态。这种地貌形态一方面说明当地具备频繁发生山洪的地形条件,而从另外一个方面去反证,则可让今人了解到,在以亿万年计的漫长的地质时代里,而像辉县后来这样的地形,也可能即是由无数次的山洪冲积而逐渐自然形成的。辉县现在西北部的县界与南太行的山沿起势基本是并向平行的,其长度约在百公里以上。百公里内,南太行山上向山下流出的大小河流,能分辨出的早期河道出口至少应有数十处之多,而其中从陵川峡谷中奔出的香磨河(辉县称香木河)、石门水和横水河(辉县现称峪河)至今仍颇具规模。公元1996年8月3日至4日,从南太行山上冲出的洪水又一次使辉县26个乡镇近300个村庄的32万人受灾。受灾农田64万亩以上,其中21.3万亩颗粒无收。辉县界内9座水库全部溢洪,香磨河出山口的三郊口水库秒泄流量达到了800立方米。此次洪灾一天内损毁工程粗略计:冲毁桥涵类建筑共831座,公路824公里,村庄房屋22568间,干渠堤坝18.5公里。由此我们今人完全可以想象,处于同一地理环境,早期共工族群所在蛮荒时代可能遭遇的原始期洪水会是何等气势与规模。


第三个特点,尽管辉县平原在历史上与频繁产生洪水的南太行山近在咫尺,数千年间经常性地处于山地洪水的侵害之中。但是,历史却又在告诉我们,早在约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粟作农业刚初有规模,那时的先民加工粮食还在用石磨盘与石磨棒那样原始的工具,而就在此时,今天辉县一带的山前平原就已经成为当时中华先民赖以生产生活的长期定居之地。因当代考古发掘而赫然面世的孟庄遗址,已能明白地告诉我们今人一个铁的事实。这个铁的事实即是,一方面是无数次频繁发生的大洪水,而另外一方面则是人们认准了这是一块堪称粮仓的膏腴之地。所以,虽然早在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孟庄古城就曾经被洪水所毁坏,但之后的夏商直至两周时期,辉县平原的人类文明却在顽强地延续发展着。而在当地延续发展这一文明的族群,应该即是多代延续一脉相承的共工族群。
二、南太行山前平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培养塑造了早期共工族群的执业特征
在我国早期的古史传说系统中,曾经有过将共工氏与燧人氏等并列的状况。事实上,正像“燧人氏”三字中透露了早期用火族群的原始信息一样,“共工氏”三字中应该同样透露了该族群在与洪水长期搏斗中而形成的整体执业特征及信息。何为“共工”?实际正如以往史学界已有的共识一样,“共”字即是洪水之“洪”,而“工”字在此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为,这里的“工”字中,应该即包涵了共工族群至少在数千年里世代传承的以抵御和改造自然环境而逐渐形成的工程技术特征的信息在内。简言之,这一“工”字中透露的原始信息,应该就是早期共工族群传世的执业特征。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共工族群执业特征的形成,应该是与我国原始农业的形成时间及基本地域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共工族群执业特征的形成时间大约应在距今7000年前后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晚期之间,而形成地域则应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豫北平原及辉县界内以往的考古发现,则基本与我们的认识相吻合。
共工族群早期逐渐形成的执业特征中还应该包括相当丰富的具体内容,但最基本的内容则应是如下四个方面:
抵御洪水
围水造田
开辟道路
营造居住聚落

这些具体内容我们或许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还可以得到陆续发现和印证。但除此之外,同样不可忽视的则还有对如南太行山一带的人类学调查和对传世历史文献的重新梳理及重新判断,而由此应能获取到一些对共工原始族群的全新认识。这方面有两个具体的例子可以给我们以少许启示。
第一个例子,我们曾在距离辉县薄壁西部不远的南太行山中,发现一个古老的地名叫作“路工”,而在当地山中峭壁之上,人们则能常常见到一段段由人工雕凿从古代遗留至今的奇险栈道。
第二个例子,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南太行山地域流传的众多创世神话及传说中,竟大多是与抵御自然灾害、改造自然环境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等,当然也包括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在内。令人深思的是,所有这一切或许确实共有着一个久远而原始的历史背景及地域背景。

三、共工族群创造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得以数千年传承的历史原因
共工族群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什么可以经数千年传承而不衰,本文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共工族群在一个特殊的原始地理环境中,逐渐培养塑造而最后形成了自己族群的执业特征。这种执业特征顺乎社会发展与底层民生直接需求,所以能够得以传承。
2. 共工族群最初虽然形成于距今数千年前新时期时代晚期的南太行山前平原,但至夏商之际时,其族群在治水工程、道路工程方面的执业特点得到凸显,特别又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分工发展。遂能渐次走出南太行山前平原,在更为广阔的地域获得影响。
3.传世历史文献中曾经散见一些对共工族群的负面记载,这可能主要起因于共工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曾触犯过山川崇拜与当时人们的原始信仰。但人类的生存需求与人类的自然信仰相比,生存需求总是第一位的。所以,共工族群的执业传承最终仍能得以继续发展。
4.中国历史进入商周以后,社会分工愈来愈细,共工族群也早已进入派生分化阶段,古共国应在这一时期确立,共工族群原有的执业特征也被逐渐分解于社会底层。之后,共工连及后土逐渐进入神话及传说时代,恐怕公元前841年的共伯和执政,应是一个重要的推手与转折。
以上浅识,企望批评。
 
(本文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