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登高节——九九重阳登九山
发布时间:2018-11-7 9:57:54

                                           
    在中国,历来就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辉县的风俗中,重阳节登九山由来已久,清道光《辉县志》中就有“邑人以九日登高于此”的记载。
九山重阳正相应
    九山位于辉县城北3公里处,孤峰耸立,俯视原野。九山是古老之山,《山海经》等典籍上多有记载,在远古时为共工氏大臣相柳氏的地盘。据传东汉时,山上就建有云圣寺,是辉县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至今,山上有佛爷洞、朝阳洞。佛爷洞内依壁雕有石佛48尊,五官清晰,形态各异。山巅有古刹玉皇殿。

    明代文学家李濂在《游九山》中,描述了九山之高之险之胜,极力称赞其奇绝。清初著名学者、翰林院编修王紫绶作《九山秋眺》,描述了九山古道艰险,萦迴曲折,却又漫山苍翠,视野开阔,重阳登临,满目秋光,正是“满目秋光看不足,晴霞多在夕阳间。”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国近现代文学家樊增祥在《苏门游记》中描述了当时九山的远景:“臼山的顶部象一只仰盂,中间有佛寺,远远望去,尚可见到寺院的墙壁,但走近了又看不到。寺院建在自然的臼中,如同莲子从莲盘中突出来一样,四周的绿色琉璃瓦建筑又象是莲花花瓣。”
    为什么人们会在重阳登九山呢?因为九山与重阳暗合,三九相应,寓意吉祥;加上漫山苍翠,菊花遍野,古庙红墙,风光秀丽;且距县城不远,高度适宜,所以历来成为人们登高的首选。
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其名称最早见于三国时魏王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沿袭至今。
    重阳为“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相对应,人们都是倾家而出,一起登高“避灾”。还有,在民俗观念中,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朋友相聚欢乐多
    在历史的长河中,重阳节逐渐成为一个包含多种民俗的传统节日,内涵非常丰富。在辉县,重阳登九山的主要内容有朋友欢会、饮酒赋诗、赏菊、插茱蓃等,以求避灾,以求吉祥。
重阳正是金秋时节,菊花盛开,魏晋时期即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大诗人陶渊明。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九山上因为菊花很多,所以当地也称其为菊山。

    重阳插茱萸,在晋人的著作中就有记载。古人认为在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因此登高时,在手臂上佩带“茱萸囊”,或是把茱萸插在头上,统称插茱蓃。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也是一味中药,具有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清代学者孙洤有诗“酒从林杪集,席趁草根铺”和“最喜插萸际,秋气满台隅”,把重阳节饮酒赋诗插茱萸的风俗表现得淋漓尽。
历代诗人都喜欢在重阳节登高赋诗,宋朝嘉佑二年(1057年),离别辉县十年的邵雍回到了百泉,写下诗句“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1690年重阳节,辉县知县滑彬陪同兄弟和同僚们登九山,作诗唱和,留下了千古佳话。
这天,滑彬知县随当地风俗,准备陪同前来看望自己的兄长去登九山。不料天公不作美,早晨起床一看,是阴天,看样子可能还会下雨,真是扫兴。
    但是,他们还是上山了。滑彬知县作诗《九日登九山》:
崇山何以九呼名,天设嶙峋快客情。
昧爽尚愁风雨阻,重阳偏觉步趋轻。
簿书浇倩白衣酒,禾黍馨随黄菊英。
霜鬓茱蓃着待插,我身试问可渊明。
其兄长滑楷作《和彬九日登九山诗韵》:
此山此日九为名,客子逢时倍动情。
兄弟连镳忘路远,杖藜扶步觉身轻。
高朋座满联佳什,廉吏风清餐落英。
对酒且拼同一醉,迟归还待月华明。
    他们登山赏菊,遍插茱蓃,饮酒和诗,天不仅没有下雨,还渐渐放晴了,一群高朋对九山流连忘返,一直到月亮升起,才踏上归途。
    滑彬知县和朋友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也为辉县留下了一段风流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