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9 14:29:53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原创: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前天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彭邦本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究之,“洚”与“洪”为古今字的不同,《孟子》书中有确证。……水出共山,故名共水,后加水旁为洪,也很难有疑义。那末,降(洚水、洪水)所在,只可能如郑氏说,前二说(彭按:指冀县说和邢台说)实不可从(至《水经注》中所说济水故渎所合的洪水,远在今山东省巨野、东平各县界内,像是与这里所说的洪水无关)。至郑氏恶降音改共的说法颇难成立。因为由于义释的差异而区别音读,当为后起的现象,古时无此类区别。他那改洚为洪的说法与《孟子》书合,当有所本。原因不明,未便强解。
徐先生的结论是,“‘洪水’原为一专名,并非公名;地域在今辉县及它的东邻各县境内;它与淇水会合后,入黄河,在它入河以前略与今卫河相当。”
可知辉县市上古确为共工氏族邦所在地。其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内地,周称凡国、共国。周厉王十六年,共国之君共伯和受诸侯拥戴,曾代行王政,号共和,其元年为公元前841年,乃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辉县春秋属卫,战国归魏,秦属河内郡;西汉,县境东部置共县,西部属山阳县;东汉、晋、北魏、东魏因之。辉县西邻太行山脉,属于古代东阳之地,现市域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平原784平方公里;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而东南呈阶梯形下降,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低洼地海拔仅72米。辉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百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等,水资源丰富,古代平原地区在雨热同期的夏季很容易发生水患。此种地理气候条件,与古代共工氏治理洪水的传说亦若合符契。《淮南子》即云:“共工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并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综上所述,共工氏出自姜姓的炎帝神农氏族群,是上古擅长农业和水利,以辉县一带为世居之地的古老族群共同体,并于很早的时候就在其地建立了早期邦国。由于姜姓的炎帝族群在远古势力强大,共工氏又世代长于水利技术和农业生业,因而在距今4000多年前东亚大陆气候巨变、洪水泛滥之时被举为“天下”共主,史称“霸九有”,领导“天下”各族群邦国治理洪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治水方略过多地依赖于湮塞手段,也由于炎黄两大族群的矛盾纠葛,其治大规模水工程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最终未能成功,共工氏因而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大禹继而领导治水,兼取共工氏的成败经验教训,从新制定以疏导江河为主、因地制宜结合适度湮塞为辅的治水方略,终于使得治水工程大功告成。共工氏族群的四岳也积极参与治水,荣获殊勋,因而其后共工之子句龙——共工氏族群的新首领也因善于平治水土,后世被举为后土和社神,亦即农业和水土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