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9 14:28:58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原创: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前天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彭邦本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具体说来,鲧为防治洪水而“壅防百川”所筑的古城,其夯土城垣实际就是与防御水患密切相关的封闭的堤围。当然,倘进而论之,城垣还有军事防御的功能,而堤防的种类也有多种。但在远古社会组织限于规模和水利技术发展水平,尚无力修筑大规模的沿江堤防的史前时代,只能围绕聚落建成封闭的堤围亦即夯土城垣以“壅防”水患。在鲧禹所属的龙山时期,黄河与长江流域广大平原地区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不仅已经聚落广布,而且其中比较重要或规模较大者,多已从早期的聚落围壕发展出城垣和壕沟复合体系。此种情形,不仅由这些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近水濒水的位置和地势所决定,且亦为当时东亚大陆正值温湿气候、水患多发的背景使然。例如在长江上游川西平原上,与之大体同期的宝墩文化古城群的涌现, 显然也与上述背景紧密相关。此种主要由城垣和壕沟构成的集防洪和军事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体系模式,在通常年分,是基本能够抵御夏、秋水患的。然而在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面前,却难逃灭顶之灾。
大禹治水确实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新阶段,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因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诞生,可谓厥功甚伟。一般认为,大禹治水之所以大获成功,决定性的原因是其采取了全新的治水方略:疏导江河。这一认识大体是正确的,但仍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抹煞了共工和鲧的功绩,并不公正。请看《国语》批评了共工和鲧治水方略的错误和危害之后,对继之而起的大禹治水述评道:
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
于群生。共(彭按:即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水无沈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从上引史料考察大禹治水方略,其关键性的创新,确实在“疏川导滞”一条,以及“决汨九川”、“汨越九原”等,最后“合通四海”。但与此同时,其治水方略中同样包括了“锺水丰物”,“ 丰殖九薮”,尤其是“陂鄣九泽”,亦即必要的“壅防”、“洇塞”,易言之,这实际上是一种疏导为主,疏导与壅防、洇塞结合的综合性治水思路和方略。这是这种堵疏结合的方略,采保障了治水成功。这里面显然就包涵了共工和鲧的贡献。不仅如此,《国语》还特别提到了大禹治水工程中“共之从孙四岳佐之”,突出地表明共工族群的贡献,以至最后“皇天”上帝在表彰了大禹的巨大贡献之后,紧接着就表彰了共工族群的重要贡献:“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很明显,共工氏是一个擅长农业和水利的族群或邦国,而且在大约4000多年前的气候大变迁之际,为东亚大陆的初民社会战胜危及生存的严重水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岳应为共工氏后裔之一。共工氏作为炎帝之后裔,其族群起初势力应颇强大,故先秦史籍有“共工氏伯九有”之说。 伯,或作霸;九有,即九州。可见共工氏曾经为“天下”共主,领导各族群邦国治理水患。看来就在这一过程中,共工氏与颛顼集团发生过矛盾冲突,因而失去共主地位,甚至遭到诛讨。《淮南子》即明确宣称“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故颛顼诛之”。学者或谓此乃“黄(帝)炎(帝)斗争之余绪”, 有一定理据。传世文献反映,不仅颛顼与共工氏有过上述冲突,而且其后的尧舜禹集团也与之持续发生过矛盾冲突。《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所抵,厥为泽谿。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同书《大荒北经》亦载有此一史传,惟相柳作相繇,其文曰:
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准上所述,大禹杀共工氏之臣相柳,同样可能是“黄(帝)炎(帝)斗争之余绪”。因此,尽管共工治水有一定成果,其技术亦并非一无是处,但仍然被渲染为十恶不赦的负面历史人物。不过,大禹治水确实对共工的成果和技术有所继承,这在《山海经》中亦有明确的记载:
禹湮洪水,杀相繇。
郭璞注:“禹塞洪水,由以溺杀之。”是为禹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共工、鲧湮塞技术之确证。不仅如此,《山海经》接着更具体地指出:
禹湮之,三仞三沮。
“三”者,极言其多也。仞,袁珂引王念孙云:“仞读为牣,牣,满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云:‘充仞其中。’仞、牣古通用。”又引郭璞注“沮”云:“言禹以土塞之,地陷坏也。” 而所谓“三仞三沮”,正是在水利工程的需要湮塞之处,反复用土来塞紧夯实之谓。对湮塞的适当沿用,和对属于共工氏族群的四岳的重用,都揭示证明了大禹治水对共工和鲧方略技术的扬弃。
由于共工氏族邦长于水利和农业,因而是承担帝颛顼和帝尧时期司农业和水利之责的诸侯或曰邦国。其地究竟位于何处呢?《山海经·海内经》云其“处于江水”,应是更早时期的事。综合史籍等各方面的资料,可知五帝时期的共工氏,应在今河南省辉县市一带。
《尚书·禹贡》导河条下云:“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降水即《孟子》所说“洚水”。《孟子·告子下》:“水逆行谓之洚水;”《孟子·滕文公下》又云:“洚水者,洪水也。”徐旭生先生指出,上引《禹贡》所说的洚水乃地名。徐先生进而爬梳文献,列出洚水所在地有河北冀县、河北邢台、河南辉县三说,并就辉县说考证云:
《水经注》浊漳水条下说:“郑玄注《尚书》,引《地说》云:‘大河东北流,过洚水千里,至大陆为地腹’,如《志》之言,大陆在巨鹿。《地理志》曰:‘水在安平信都’。巨鹿与信都相去不容此数也。水土之名变易,世失其处,见降水则以为绛水,故依而废读,或作绛字,非也。今河内共北山,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乳河,近,所谓降水也。降(jang)读入‘郕降于齐师’之降(hiang)。盖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故改云‘共’耳……”。这是郑玄引《地说》及《地理志》的说法驳《汉书·地理志》信都县条下“《禹贡》绛水”的说法。他所说“如《志》之言”的《志》是指《汉书·地理志》,因为该《志》于巨鹿郡巨鹿县下曾说:“《禹贡》大陆泽在北”。他所引的“《地理志》”却不是《汉书·地理志》。全祖望说:“安帝改信都曰安平,则是安帝以后的书”,很是。因为信都离巨鹿太远近,所以郑玄说“不容此数(千里)”。他所说的共北山就是《汉书·地理志》河内郡共县条下所说:“北山淇水所出”的北山。共县今为河南省辉县。共北山就是辉县西北七里的苏门山。此山今有百泉水,下流为卫河。按郑氏说,此淇水原名为降水,“周时”才改名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