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9 14:28:31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原创: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辉县市共城文化研究会  前天
共工氏历史传说的再认识
彭邦本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总之,这是一个失败的典型,在一些典籍中甚至是个性格恣肆暴戾“以害天下”的反面形象。如西汉时期的典籍《淮南子》即云:“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并在书中另一处做了详细解释:“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不仅将共工描述成非常鲁莽的形象,且将其暴怒触山的原因归为“与颛顼争为帝”,其负面形象在标榜禅让、礼让的上古语境中显而易见。
史实真的如此吗?
先来看看传世文献记载。《史记·补三皇本纪》:“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 《史记·补三皇本纪》的补苴虽然时代已玩在中古,但共工本为远古一“诸侯”或曰族邦,应属史实。《山海经·海内经》载: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䚶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
《国语》韦昭注引“贾侍中云: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从这则传说可知,共工及其族群邦国出自炎帝姜姓一系,是上古擅长农业的族群,故炎帝又称神农氏。共工生后土,后土乃社神,亦为农业之大神。农业的发展发达,向以水利为基础,而共工亦世为水神或曰水利之神。《国语》即谓:“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亦为社。”《左传》亦云:“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东汉蔡邕《独断》:“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社稷二神功同,故同堂别坛,俱在未位。土地广博,不可徧复,故封社稷。”  学界或谓共工为水神, 实为“能平水土”,兼有水土之神和农神之功能,故史传共工之子为土(水土)正和社神,分别在现实世界和信仰领域内,但都是司掌农业和水利之责。
传世文献中最早的典籍《尚书》即谓尧舜时“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上引《尧典》的文字十分简略,共工究竟何罪并不清楚。对此,其后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国语》,已有明确的交代:
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古之圣王唯此之慎。……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原来,共工的失败,是由于治水方略的错误——“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不仅如此,《周语》还指斥共工 “虞于湛乐,淫失其身”,将之亦算作治水失败的原因。这显然是由于《国语》成书的战国晚期,共工的负面历史形象已经基本形成所致。至于文中批评共工摒弃远古圣王“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之道,则亦有些勉强,然亦并非毫无依据。远古农业初萌,水利未兴,大规模的城垣聚落尚未形成,“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可谓顺其自然,亦就无所谓对水的湮塞堵截。
在我国古史传说中,共工和鲧作为领导治水失败的典型,与取得辉煌成功的禹形成鲜明对照。然而综合传世和出土资料考察,共工和鲧既留下失败的教训,也不乏实践的经验乃至建树可供后继者鉴取。徐中舒先生在一篇遗著中就指出,
古代城与堤都为防水而设,其初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历史上有关鲧的传说:《国语•周语》称共工“淫失(佚)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湮庳以害天下”,其后“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这是说,鲧继承了共工的过失,筑城湮洇水,为尧殛死。这是传说的一面。《世本•作篇》又称:“夏鲧作城”,这是传说的又一面。同一是鲧,一说他筑堤,一说他作城,其实堤与城在古代是没有甚么区别的。
《国语·周语》称共工和鲧相继“壅防百川,堕高湮庳以害天下”,《世本•作篇》则云“鲧作城”,“鲧作郭”。 后者的城郭实即前者的堤防,传说中的两面反映的确如徐中舒先生所言,是二而一的史实。近年考古发现的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分布的古城群,显然都与防御水患密切相关,印证了徐先生此说。而堤与城作为水利手段,无疑也被禹及三代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