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原姓氏
源出辉县的姓氏
发布时间:2012-12-27 8:42:15

多彩的辉县姓氏文化,谱写了出辉县文明历史。源出辉县的多家姓氏,使辉县市成为寻根问祖之地。据史书和姓氏书记载,共工氏聚居在辉县一带,此地被称为"共",有山名曰"共山头"。相传共工任尧的大臣,试授工师之职,后因罪被尧流放于幽州(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其后代有一支以"共"为姓。
古帝颛顼有一裔孙名叫昆吾,于夏代中叶被封于苏,即《竹书纪年》所载夏帝槐三十三年"封昆吾子于有苏",因此,苏又被称为有苏氏,有苏被称为苏国。关于苏国的都城,一说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一说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有学者考证说在今河南辉县市的苏岭(苏门山),姓氏专家谢钧祥在所编《中华百家大姓源流》一书引用了此说。
    西周初年,昆吾的裔孙忿生被周武王任为司寇,因能公平量刑、善教百姓,被封为苏国故地苏岭。孔传《书·立政》云"忿生为武王司寇、封苏国",称苏忿生,封国时间当在公元前1064年。《辉县市志·大事记》载:"周桓王八年(前712年),桓王将大司寇(刑狱官)苏忿生封地攒茅(今占城)等十二邑,割与郑国。"可见忿生被周武王封在苏国今辉县市苏岭无疑。后因故忿生奉王命迁都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南),故苏亦称温。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年),苏(温)国为狄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苏氏。据苏氏族谱记载,苏氏世居河内,后散居各地。苏氏以国为氏,源出辉县市苏岭。
    辉县市区西南10公里,北云门镇后凡城东南地有座西周凡国故城。周公旦第二子君陈,为周畿内诸侯,于公元前1063年被成王诵封于凡,称凡国凡伯。现存的凡国古井,位于市区北5公里的西井峪村,是凡国伯爵君陈为圈猎饮马所凿,有3000多年的文明史。凡伯君陈是其父周公在东征中的得力助手,接替父亲管理成周(洛阳),教化商朝顽民竭尽全力,稳定了周朝政治,不负周公和成王厚望,君陈功绩彪炳史册。其后人有一支留在凡国就以封地号凡为姓,有一支迁居成周 (洛阳),于东周庄王时,后裔黑肩企图杀死庄王改立太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以国号周为姓。源出凡伯姬姓陈的凡姓和周姓,同宗同根,两姓一源,出自辉县市凡国故城。
    据史记,西周时,卫国侯爵康叔九世孙卫厘侯将世子余封在卫的属地共国,称共伯。共伯余早死,卫厘侯又封次子和为共伯住共国。卫厘侯四十二年(公元前812年),厘侯死。共伯和继位,这就是卫武公。共伯和留在共国(今辉县市)的子孙,就以封地共为姓氏,又形成一支共氏。据《史记·郑世家》记载,郑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其弟叔段于封地京(今荥阳京襄城村)出兵袭郑夺位,由母亲武姜作内应。庄公早有防备便立即出兵,伐叔段。叔段一战即败,京人皆背叛叔段,叔段逃至鄢(今鄢陵),又被庄公打败,又从鄢北逃至共(今辉县市),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子共仲姓侯,又形成一支侯氏。共叔段的后代,除了姓侯,还有的以共为姓,有的以段为其姓,在共地又形成一支共氏,段姓也发源于此。共地源出了三支共氏,形成了辉县市多源的共氏文化。据姓氏专家考证,共氏在春秋、战国和秦朝一直存在,至西汉初期的共尉之后,共氏因避仇和避难,共氏族人一部分加"龙"成"龚"氏,一部分加"氵"成为洪氏,龚、洪姓同出一源,根在辉县。
    据清道光《辉县市志·古迹》载:"齐王建旧居:在县西北苏门山坡。建,齐襄王之子,始皇二十六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之计,不战而降,秦遂虏之,迁于共,处松柏之间,饿死。"
    齐王建死后,被葬在苏门山,其在位43年,于公元前264年即位,至公元前221年亡国。约活60岁出头。田建有三子,长子升骂秦而死,其后代仍以田为姓;二儿子避难中改姓王氏,寓意王室之后;三儿子田轸于共地出逃到颖川(今河南禹州、许昌、长葛一带),恢复祖上陈姓。此后,陈姓在中原瓜瓞连绵,发展成为中原名门望族。齐王田建是田、王、陈三分姓的祖先,苏门山是田、王、陈三分姓的寻根祭祖之地。公元2006年1月6日,河南陈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陈瑞松一行莅辉寻根,到苏门山东侧,面对漫山翠柏祭拜凭吊先人之灵。 
    综上所述,源出辉县的姓氏有苏、凡、共、(龚、洪)、段、田、王、陈9个姓氏,其中7个排列在中华当今百家大姓之列。有的姓氏还有多种起源。源出辉县的9姓文化和辉县市寻根祭祖,笑迎9姓后裔莅辉县寻根作客,这是辉县市姓氏文化的内涵和发展。
辉县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