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关于辉县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12-25 10:42:54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对该课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情况
  近年来,辉县市非公有制经济紧紧抓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机遇,迅速发展壮大,区域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民间资本参与了城镇建设、国企改革改制等多项投资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70%以上。截至2011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2265家,从业人员达7.2万人。完成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16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5%;增加值完成42.4亿元,增长12.6%;营业收入完成172.5亿元,增长15.1%;利润完成24亿元,增长16.9%;税金完成9亿元,增长15.7%。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壮大,从水泥质量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孟电集团,到雄踞国内扁弹簧市场95%的辉簧弹簧公司;从“一万元一条车桥”的欧玛公司,到炭素制品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三力公司;从北京鸟巢钢结构节点的生产企业宏宇特铸公司,到亚洲最大的中频铸钢炉的拥有者前进铸钢公司;从馍片产能居全国之首的米多奇食品公司,到全国最大的药物鞋垫生产商步云鞋垫公司。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力拉动下,我市进一步巩固壮大了全省县级重要的能源业基地、水泥建材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纺织加工业基地和药品食品业基地。非公有制企业在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拿出3000万元无偿为裴寨村建新村;孟电集团总经理范海涛拿出1.3亿元建设南李庄社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孟电集团又拿出3000万元为南李庄建设仓储公司和蔬菜市场,这些义举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与赞扬。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辉县“三化”协调发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我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把实施重大工业项目作为首选战略。近三年运作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43个,总投资347亿元,随着一大批重大项目达产见效,项目建设进入了产能释放期和效益显现期,成为辉县财力大幅度提升的重要支撑。今年,大力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积极推进总投资460亿元的153个重大工业项目。辉县市的重大工业项目始终处于竣工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将产业集聚区和创业园建设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集成化发展的战略平台。辉县市产业集聚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180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孟庄专业园区正在积极争取纳入省级盘子,主导产业是装备制造业和药品食品业。近三年产业集聚区实施项目176个,新开工基础设施项目61个,入驻企业291家,新增就业岗位4.2万个,带动了人口向城镇转移。还规划了12个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已开工建设5个。今年,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开工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
  (三)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主渠道。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大力实施项目寄养、成果分享,掀起了全民招商热潮。三角集团、青岛双星、江苏雨润等十多家500强企业落户辉县。仅今年上半年,我市签约项目达36个,引进市外资金15亿元,境外资金2153万美元。特别在今年5月30日广州举办的辉县市情说明暨优势产业推介会上,一次性签约项目33个,金额近150亿元。
  三、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一)工业用地审批难,束缚企业的发展空间。近年来,随着辉县市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工业用地需求量猛增,但是国家制定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工业用地审批越来越难,直接影响到了新上项目的开工建设。根据估算,今年我市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约在18500亩左右,但今年上半年经省政府批复的用地指标仅有451.1亩,加上去年申报的第四批次1638.7亩用地指标,总计也只有2000多亩,致使一些急需用地的项目不得不推迟开工,更有甚者造成部分项目外流,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辉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融资渠道狭窄,贷款困难。尽管我市通过银企对接和直接融资,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获得了资金支持,但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仍然是最大的困难。
  (三)遭遇人才瓶颈,近六成企业缺熟练工。本次调查中,58.4%的被调查企业最急需熟练工人,其次为技术人员,占比为18.4%,有11.2%的被调查企业急需研发人员。这说明企业人才缺口大,难以招到合适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等。
  (四)非公有制经济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比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目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究开发活动仅在少数非公有制龙头企业和高技术企业中,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仍然依靠低水平技术创新维持生存与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开拓市场难,缺乏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几点建议
  (一)改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生产经营条件。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应当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发展的场地问题。在确保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把有限的工业用地指标,向一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双高企业或项目倾斜;其次采用土地置换方式,扩大用地后备资源,盘活土地存量;再次,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追加工业用地指标;引导企业增加节约用地意识,提高土地、单位投资额度。
  (二)探索创新融资方式,实现投资渠道的“多轮驱动”。一是加快银行体系建设。尽快引进重点面向私营企业贷款的民生银行等进驻我市,为非公经济创设更多的贷款渠道;二是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股,发展壮大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力发展以法人资本、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的商业性和互助型担保机构,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个体私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措资金的各种途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要求,并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引导其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募集资金;四是结合非公经济人士评价活动,建立个体私营企业信用档案库,健全个体私营企业信用信息,为个体私营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
  (三)引导企业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破解用工难题。一要帮助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行动”,为企业招聘关键技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产业人才队伍。二是实施系列培训工程。“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才能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营销策略和科学管理培训,对中层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对普通员工开展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是非公有制企业要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探索科学评价体系和使用机制,创造留住人才、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拓展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空间领域。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从中央到各部委,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正在逐步发力。特别是在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发布后,各部委相关的22个实施细则已全部制定发布,进一步放宽了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要抓好一系列政策的贯彻与落实,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医疗、金融、科技等行业竞争,引导民间资本从虚拟经济和资产价格的炒作中转向实体经济,流入国家最需要发展的领域、最需要发展的产品和最需要扶持的行业,释放民间资本的生产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五)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非公企业。为了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步伐,提升非公企业经营管理层次,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各级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鼓励非公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摒弃传统条件下拼资源、拼人力、拼环境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切实走上依靠高层次要素投入的集约型发展道路。一方面中小型非公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成果,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科技共享机制,以集群的方式提高整个行业内非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支持,在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对一些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展开联合攻关、取得突破,以此引导更多的非公企业,特别是一些依托资源开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的非公企业,实现快速转型。
  辉县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