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非公有制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1-8-31 8:26:39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要求非公有制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总书记的要求,既是党中央对全国非公有制企业的殷切期望,也是向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家发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动员令”。下面,以我市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为例,就非公有制企业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一初步探讨。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是企业,而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总量、比重在不断上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证照个体经营户达2873.7万户,全国私营企业359.6万个,私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比重已达72.5%。从贡献率看,目前我国非公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已占全国GDP的60%左右, 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的70%以上。就我市而言,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2011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2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78家,所占比重92.7%.这些企业依法生产、守规经营、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为辉县市经济社会,特别是为辉县市财税收入的增加,就业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显然,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不单纯是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的问题,更牵动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整体转变。以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为例,今年上半年三力炭素累计产值达4.4个亿,解决了5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辉县市经济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强调的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低投入、高产出;是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是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技术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实践的全面兼顾。从目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现状看,总体上仍然以粗放型为特征,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产能比较集中,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数量明显偏多。这种发展状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明显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三力炭素而言,产品从原始的电极糊到碳制品到石墨制品到超高功率石墨制品,逐步完成了由低技术高耗能到高新技术产品的转换。事实证明了三力人敏锐的战略眼光,促成了现在的炭素行业协会理事企业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在同行业企业中占据了领头地位。因此,加快非公有制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这是促进我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已经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但从整体而言,大多数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户还存在生产经营粗放、平均规模偏小、传统产业聚集度高、可持续能力较弱等明显缺点。因此,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生产经营“粗放型、资源型”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
我市大多数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属于粗放型、资源型、低技能型,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生命周期短。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追求的效益型、技能型、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可循环等的内在要求不相适应。例如三力炭素八十年代末以生产最原始的资源型产品电极糊为主而到目前这类企业已经被淘汰。九十年代以生产低技能型产品石墨制品为主而这类企业现在是举步维艰。如果三力人没有大量的技术投入,可以想象现在的三力炭素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2.“管理素质低、技术素质弱、人才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约束
    (1)一般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基本是健全的,但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大量非公中小企业,决策层“老板”意识较强,管理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凭经验型管理”是其显著特征。这就造成我们有很多非公有制企业大量的产品积压,甚至有些非公中小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有订单就生产,没有订单就停产。当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机遇来临时往往不能及时抓住。八十年代三力公司改制前就有过由于管理混乱,以及科技人才不足而造成1500万元的废品,使得企业几乎破产。
    (2)大部分非公中小企业技术投入不足、技术素质不高,尤其人才短缺、“人本”意识不强,缺乏“唯才是用”的人力资本理念等,加上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难留住人才。在今年来面临金融风暴的冲击,企业强力复苏时我们对企业进行过一次调研,当时就遇见过个别非公有制企业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而不能完全生产的尴尬局面。
    3、“资金瓶颈、融资成本”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
    据统计,占企业数量0.5%的大企业占有50%的贷款余额,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其贷款余额不足20%。尽管我市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相对众多非公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而言,资金短缺仍然是一个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融资难”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规模、技术、竞争能力的提高,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带来经济行为短期化、造成对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影响;“融资难”还会对以粗放型为特征的企业追求“减量、减排”造成约束、对结构调整造成制约,也难促进产业相关联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
    1、加快技术创新、创立独立自主品牌
高新技术产业能使一个企业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之所在。品牌是消费者发自内心的认可,是走高层次竞争道路的最根本的条件。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加快技术创新、树立品牌意识。
    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先后投入近150万元建立了国家级科技实验室。并且每年投入近百万用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要求每年一个新产品或对某一项技术的革新。对于自己的品牌,他们的要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实施科学统计分析方法,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科学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实现企业职业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作很多的决策,一个好的决策能使企业起死回生,一个坏的决策也会使企业陷入危机甚至破产,所以非公有制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彻底杜绝“一言堂”的做法,要对企业、对行业、对市场进行科学的统计调查,认真分析,科学决策。
    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采取 “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的先进的“六S”管理体制,采用先进的ERP管理平台。材料到哪里了,什么时候到自己手里,什么时候成品,产品质量如何,所有的员工一目了然。三力炭素拥有自己庞大的统计调查团队,对企业本身,对近五十家同行业企业,对近千余种产品不遗余力的统计调查,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的统计分析。
    3、强化以人为本意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三流企业靠个人;二流企业靠人才;一流企业靠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动力。人才更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广泛吸纳人才、真心对待人才,增强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利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各层次人才水平,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河南三力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人才建设。请国家顶级专家来厂指导,把企业优秀员工输送到湖南大学,湖南科技研究所深造,并与新乡职业师范学院联办“三力班”(学费全免)充实企业基础员工。真正做到了“请进来走出去深进去”。在企业的壮大过程中沉淀出“以质量为生存之本;以客户为衣食父母;以信誉为发展之路;以人才为兴业之源。”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明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辉县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