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倾注统战满腔热情谱写民族团结乐章
发布时间:2011-6-28 15:59:16

    中国统一战线伴随着祖国成长的脚步,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取得长足的进步。团结各个少数民族,争取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历来是我国统一战线为之奋斗的目标,新中国各民族团结的事迹无不凝聚着统一战线的辛勤付出和汗水。辉县市统一战线也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始终做着不懈的努力。
    翻开辉县统一战线历史,1986年为峪河乡西穆家营村冯姓48户230余人恢复蒙古族身份赫然在列,这支辉县大地上民族团结乐章中的一个小小音符,却倾注了辉县统一战线浓浓的民族情深。
    此事渊源应追溯到公元1206年,元朝建立,一支蒙古族后裔跟随忽必烈进驻燕京(北京)。1368年,元覆明立,这支蒙古族后裔无奈归顺明朝。明弘历十四年(1501年),明孝宪皇帝诏告天下:“凡夷狄归顺之人,即为中国之民,必以中国之姓,无论伯叔兄弟,俱照本国百姓任姓焉,不遵旨者,斩”,蒙古族亲兄弟五人被迫分别改姓可、王、冯、石、张五个姓氏,各立门户,繁衍生息。清道光初年,其冯姓一个叫金贵的人携全家迁往辉县西穆家营村定居。自此,这支蒙古族人便在辉县落地生根。世事沧桑,日月交替,从弘历十四年(1501年)始四百余年里,这支蒙古族人隐姓埋名,分居耕读,不敢暴露自己真实身份,饱尝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之苦。
    1949年10月1日,随着开国大典礼炮的轰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主席庄严的宣告声中成立了。伴随中国革命十余年的中国统一战线也开始其崭新的历史使命。面对全国56个民族同胞,中国统一战线极力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平等,这也让在辉县大地上繁衍生息、担惊受怕了四百年的蒙古族人看到幸福生活的希望。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也在与广大汉族同胞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中,结下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他们靠自己的勤劳智慧,艰苦创业,逐渐走上社会主义富裕大道,同时也为辉县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然而,他们缅怀前辈,渴望恢复自己的蒙古族身份的夙愿却迟迟得不到落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少数民族充分享有民族自身的权利,这支蒙古族人的身份问题重新摆上辉县统一战线工作的日程。辉县统一战线和民族管理部门本着正确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尊重事实,维护少数民族权益的出发点,抱着科学、审慎的态度,进行了艰苦而又细致的调查工作,经过多次史料分析考证,确认他们系蒙古族无疑。
    在辉县统一战线部门的多次奔走、协商下,辉县人民政府1986年3月终于签发恢复西穆家营村冯姓蒙古族的文件。3月21日,时任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玲和民族宗教局局长秦步新专程来到峪河乡西穆家营村,郑重宣读了辉政字(1986)14号文件《关于恢复我县峪河乡西穆家营村冯姓蒙古族的通知》。在辉县大地上生活的这支蒙古族人终于结束了他们数百年来不敢对外暴露真实身份的历史,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成员。文件下发当天,西穆家营村冯姓村民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唱戏三天,以示庆祝。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里,辉县市统一战线一如既往地贯彻国家民族政策方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优先安排民族乡和民族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同时,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用于民族乡、民族村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事业,极力解决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困难和生活特殊需要,倾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切实维护各民族团结。近日,辉县市委统战部为峪河乡西穆家营村修路争取的专项资金已经到帐。如今的这支蒙古族人和其它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始终紧密围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建设美好家园同心同德,和谐相处。        
    回顾辉县统一战线走过的辉煌历程,大事要事,不胜枚举,为蒙古族同胞恢复身份只是统一战线历史长河中的一簇浪花,但正是这簇浪花却折射出辉县统一战线贯彻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中共辉县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