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早期的辉县豫剧团
发布时间:2011-6-28 11:19:48

  早期的辉县豫剧团是党和政府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在长时期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他以河南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豫剧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文化事业服务的民间职业剧团。
  她诞生于1947年春,那时辉县还没有解放,剧团多在太行山区一带(即辉县西部老根据地)巡回演出。他的前身是新歌剧形式,演员大部分是从机关、学校内调配的戏曲爱好者担任,配合当时各项工作,为根据地广大群众、干部、解放军战士演出了不少好戏。
  1949年辉县全部解放后,改名为“光辉剧团”,又吸收了一批京剧演员,配合新歌剧两种戏曲形式在农村巡回演出,演员的供给完全依靠政府解决。1950年由于社会逐步稳定,群众生活得到改善后,文化要求非常迫切,而新歌剧的演员调动很大,并且原有的演员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因此政府拿出了大批资金,又吸收一批群众所喜欢的豫剧演员。1951年为了加强对剧团的领导,政府决定统一了豫剧形式,吸收了一批新生力量,派遣了长期住剧团的干部和文化指导,并对演职员不断的培训,使演职员有了政治、文化、业务学习的机会,提高了演出质量,也使剧团的管理渐渐走向规范化道路。根据政府进行企业化管理的方针,1952年又对剧团进行了大的改革,剧团走向市场,使其完全成为了自供自给的民间职业剧团。1953年实行了低薪制,演职员都有了固定薪金,生活上有了可靠的保证。
  辉县豫剧团(包括它的前身)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着我党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路线,牢牢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对豫剧的优秀传统节目和音乐,进行了挖掘、整理和修改,上演了大量的如《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传统剧目。尤其是在解放初期,为配合各个运动时期的中心工作,剧团按照有关部门的指示,全团演职员热情空前高涨,创作和排演了不少优秀的“现实剧”。在剿匪反霸、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肃反等运动中,剧团曾演出:“九件衣”、“两兄弟”、“血泪仇”、“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救急包”、“擦亮眼睛”、“小女婿”、“春风吹到诺敏河”、“应征前夕”、“志愿军未婚妻”、“三砸铁锁链”等节目,对配合那时的政治任务,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树立人民政府的新形象,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经本团整理、改编、移植的保留节目有:“三砸铁锁链”、“女瓦工”、“火里桃花”、“芙蓉花”、“戚继光斩子”、“麒麟带”、“嫦娥奔月”、“白莲花”、“火焚绣楼”、“对花枪”、“穆英挂帅”、“秦香莲”、“寇准背靴”、“王文郁投亲”等40余个大型节目。
  由于剧团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对传统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克服对民族戏曲遗产的保守主义、粗暴主义态度,以及表演艺术和舞台设计上的自然主义、公式主义,并建立了排演制度,组织演员进行讨论研究,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所以不论为保卫祖国的战士演出,深入到厂矿农村演出,都颇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三砸铁锁链”、“女瓦工”、“火里桃花”、“女瓦工”、“火里桃花”,更为群众所欢迎。“三砸铁锁链”1956年曾在新乡市连演十四场,上座率达成九成以上,8月间新专第一届戏曲会演大会荣获两次一等奖,布景、音乐、导演均获集体奖,获奖演员二十余名。“女瓦工”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大会荣获剧本二等奖,演出二等奖,音乐二等奖,导演二等奖,美术设计三等奖,获奖演员两名。1956年12月至1957年6月底,根据统计:“火里桃花”曾在新乡市、邯郸市、安阳市、峰峰矿等地连续演出50余场,深受观众欢迎。后来剧团为配合反右派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我团又添制了一批清装,排出了清朝四大戏剧之一的名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受到各地战士、干部、群众的好评和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辉县豫剧团成立以来,尤其在解放初期,剧团同志通过日常的文化业务学习,加之积极投身到配合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肃反、慰问人民解放军、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一系列运动的演出中,受到了锻炼与教育。虽然由于编导力量差,学员中没有名师指导,现有人员中,思想水平、艺术水平都还不高,但仍然取得了骄人成绩。辉县豫剧团也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团体,成为党和政府向基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个重要阵地。
  辉县市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