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辉县市趣味盎然的旧历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11-6-28 11:11:01

  如今过大年,科学技术发展了,文化生活也现代化了,但要和60多年前的旧社会比较,许许多多的陈规旧俗,也慢慢地淡化和遗忘了。我们70多岁的老年人,回忆起解放前农村过年,那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家家户户、穷人富人个个参与的动人场面的确是现代人不可思议的。
  首先说,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将有四五十种之多。诸如满街遍巷剪彩纸、悬吊挂、搭神棚、扎彩门、挂宫灯、架秋千、搭舞台、排节目、拢彩会、放鞭炮、燃礼花,锣鼓喧天,彩旗招展,鞭炮轰鸣,节日气氛热烈浓重。
  当时没有电灯照明,但从庭院到街巷,从村庄到田园,井台、磨碾场、马厩、羊圈、鸡棚、猪圈、井桩、水缸、树木、庙宇、坟莹、皆贴对联放牌位,给神灵、祖先、土地、龙王、马王爷、牛王爷燃烛、烧香,延续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习惯。
  此外,男女老少根据爱好,打竹牌、摸纸牌、抖三、压宝、扛钟、泼窑、跳圈、玩麻将、下象棋、摇课、摆方、摆大炮、摆面包、诵经,去奶奶庙取泥娃娃求子,给当年新嫁妇拔腊头祝生育。劳动了一年的村民,虽然生活不富裕,但都要尽兴娱乐,以求来年兴旺。大家三五成群围坐在大石板边,伏在庙圪垱上,有的就在背风向阳墙角,田埂旁、石坎前、堤岸,麦田垅上围地而坐,尽情玩耍。至于庙会上玩龙灯,踩高跷,耍狮子一类,目前尚可看到。
  解放前,农村大多数农民是贫困的。例如我家有爷爷奶奶,父母姐妹八口人,一冬不见白面,孩子们都巴着过年。但到了春节,也不过磨二斗麦(40斤),买10斤大米,割三四斤肉,买二斤豆腐和粉条,待客人而已,过五天年不吃黑馍就是好户。走舅家姥姥家,不像现在拿饮料、糕点、酒肉之类,百分之九十的户,都是买二斤柿饼,用山葛条穿成串,用手兜着,就算送礼,还有许多户连二斤柿饼也买不起,干脆就不走亲戚了。
  出了一年苦力的民众,巴着一年比一年强,都要买红纸让本村教书先生写对联,把“福”折写的大大的,贴在墙壁上,并写些“四季平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类的祝福内容。并在上房屋正间上方的纸匾上换上“赐尔百福”的大字。腊月二十三日晚上“祭灶”时,要求全家人要到齐,在“一家之主”之神面前叩拜。除点蜡烧香外,放炮时,还要把芝麻糖的一角燎化,取一点点粘于灶王爷、奶奶的嘴巴上,执香人还念念有词地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各家各户都要燃上蜡烛,点上灯笺,升上天灯(在院高树上或树上高杆)从院内到大街灯火通明,大年初一放完鞭炮后,吃过饺子,年长人在家守候待客,年青人带小孩到各家各户给叔伯长辈拜年,但见各家户大门二门屋门外,拦着门都在地上放一根“绊财棍”以示新年开始,不能让家中元宝跑掉。农村许多户喂养驴骡大牲口,年三十中午老人们总要格外给牲口喂点大米饭,放到槽内边搅拌边说:“打你千,骂你万,三十晌午吃顿饭。”这个规矩现在仍有。农村人在旧社会,很少吃馍,到了过年蒸馍那天很神秘,一般都把街门“上住”不让小孩在场,怕说一些不吉利话。连问馍“热不热”、“蒸完了没有”也不准问。大年初一有很多禁忌,不得去井内打水,做饭不能动刀,玩耍不准动剪,更不能用农具干活。正月初六,开市大吉,去农田井桩前放过鞭炮,方可干活。
  农村过年,成立灯会很盛行,例如三里屯村四道街有六个灯会,会首由大家推选。负责灯的收藏、保管、对扎、悬挂,年关收钱,买蜡。每到晚上张灯时间,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游人如织,爷拉孙子,夫妻同行,姐妹同欢,姑舅相随,男结伴,女拉友,既观灯,又看人,是欢闹的时刻,也是相亲的机会,许多良缘成于元宵之夜。公婆当年娶了媳妇,求子心切,就在元宵之夜,乘观灯方散之机,让十几岁的孩童们,把将要燃尽的蜡头,拔下来,成群结队地跑到嫁妇卧室,婆婆把准备好圆蒸将蜡头插于中心,放在新妇床铺中间。接着四个男孩各抓一个被角,一边忽闪,一边高喊:“红盖的,蒙三蒙,明年引个糊涂虫”连喊三遍,方才算数。
  小时候,县城周围庙会很多,而且多伴有响器会(彩会)。每年上会时,爷爷天不明听见村中心一放炮,便带上干粮,拿起剑戟乘兴而出。因为彩会是游乡会,那村“上会”从那村过,直到半夜方回。三里屯村是有名的武术杂耍。清朝末年,村内有李逢喜、秦兰、老胡德、闫老鹏四个大力士,他们所练气功,能拔起垂柳,用明条枪尖撑在肚上把大车推走,能把大石桥栏杆夹在腋下搬走,用束腰带可把老虎打翻在地。解放初期尚有传人,他们在年关彩会上大显身手,远近闻名。也属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单从娱乐角度相比较,现在过大年,看电视玩电脑虽然文雅,但都是年轻人的活动。建国前后的娱乐活动则是众人参与的活动,从城镇到乡村,大街小巷,常是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

    辉县市委统战部 供稿(闫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