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夫人陈欣园(二)
发布时间:2011-6-28 11:07:18
    良好的革命家风
  她出生于一个小职员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家中生活还算富有。父母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不允许女孩上学。陈欣园不服气,在家自学哥哥的课本,勤研苦专,学业有成。后来,她在县立贫儿院谋了一份教师工作。因为工作关系,接触社会较多,受到“五四”运动以及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胸中燃起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烈火,立志参与改造社会和妇女解放事业。此后,她更加刻苦学习知识,武装自己,增长本领。上世纪二十年代,辉县第一小学首设幼稚园,她第一个出任幼稚园教师,是辉县最早的幼教工作者。当时,她的魄力和见识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为广大妇女走向社会,争取解放树立了榜样。
  俊秀必配硕彦。后经人介绍,她和大学士赵霖结为伉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赵霖在北平上大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北京更加残酷。在反动派对革命党的大屠杀中,他与党组织失掉关系。后曾几次寻找党组织,但都未成功。他失掉组织关系后,一直思念着党,关心着党的事业。陈欣园的家庭,也是个革命的家庭,1937年“七七事变”后,她的两个侄儿先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又有三个侄儿和两个侄女投入到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1938年2月16日,日寇铁蹄践踏辉县时,丈夫赵霖远在南阳教书,她坚强地带着行囊和孩子启峰、启朋,随难民一起出城,逃进太行山中的黄水沟龙王庙村,寄宿在亲友家中。此时,丈夫也因战乱,交通阻断无法回家,只好暂住在寺庙里惦念家中亲人。战乱之中,环境恶劣,社会复杂,日寇到处杀人放火,国民党军政人员寻机抢劫民财;苛捐杂税,层层加压,难民流离失所,百姓无吃无喝,只能以糠菜树叶过活。1939年,国民党河南第十三专署所办的河南第十三联合中学,从滑县迁至辉县侯兆川南湖。丈夫从南阳也漂泊到家乡了,离散家庭,得以团圆。生活正在窘迫之际,丈夫应聘到联中任教,可以领到一点微薄薪水,解决燃眉之急。此时,她已有第三个孩子。大闺女启峰也在联中读书。一个五口之家,住在距校数里远的黄水西沟村。在日冠到处奸淫烧杀的情形下,丈夫不愿做亡国奴,常想为抗日做些工作。限于自己所处地位,只能一面在学生面前大声疾呼,揭露日寇在我国烧杀奸淫的罪行,号召广大爱国青年,立志抗日救国,誓死不当亡国奴;一面给在地下工作的革命同志予以帮助。他的举动,引起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注意,怀疑他是共产党员,并派人到学校去搜查他的东西,寻找证据以便对他下手。他深知国民党特务的居心,所以常在深夜跑到山上去躲避,以防不测。1941年,他察觉到国民党特务要对自己下手,毅然悄悄离开十三联中,带领全家秘密跑到与山西省壶关县交界的深山里柿园村。这个村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村里没有学校,也没有文化人。为了不荒废孩子们的学业,丈夫和有关人员商量,把村里十几个孩子召集起来,办了一处小学,教起书来。
  丈夫赵霖长期在学校宣传抗日,声望很高,影响很大。中共辉县地下党对他早有了解,也给予大力支持。1943年,政治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日寇疯狂的大扫荡中,盘踞在辉(县),林(县)、壶关、陵川四县交界的国民党军队,缴械投降。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乘机向日冠发起全面反击。同年7月,中共辉县县委以辉县政治部(辉县县委对外的名称)的名义,高举抗日大旗,在水泽窑召开山区六村村长及各界抗日军民会议,组建辉县抗日民主政府,赵霖被选举为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她丈夫担任县长后,对敌斗争形势更为严峻,敌人一次又一次向山区进行扫荡,山区军民团结起来,一次又一次的打退敌人,猖狂进攻。双方形成拉锯战的斗争局面。抗日政府机关没有固定的地方,白天跟着武装南征北战,吃住在荒山野外,夜晚还要不断的转移地方,寻机随便睡几眼就是一宵。在这种情况下,陈欣园也只得带着孩子们,东跑西逃躲避敌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4年2月,太行七分区三团在辉县军民配合下,把日军赶出侯兆川,侯兆川各村纷纷建立抗日政权,恢复学校,陈欣园才有机会出来参加教育工作。她先在石门郊小学任教,后来但任了学区校长。
  辉县市委统战部供稿  作者:吕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