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辉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夫人陈欣园(三)
发布时间:2011-6-28 11:06:49

    担起教育工作重任
  陈校长,中等身材,白晰红润的脸庞透出满面春风,和蔼可亲,两眼炯炯有神。她留的是短发,当时在山区还少见。上身穿一件蓝布衫,下穿黑条绒裤子,脚蹬一双黑布鞋。地道的辉县城口音,清脆而响亮。她对待教师和群众如同胞姐妹,视学生如自己子女。教师及群众对她无话不谈,学生尊敬她如同爹娘。当时辉县盘上有七个学区,九十多名教师,女教师仅三名,女校长独她一人。石门郊学区是个山区,辖石门郊、岭西、井郊、四亩地、槲树湾、新庄、白庙、小井、金牛寺九个行政村,三十多个自然村,十一处小学,十二名教师,五六百名学生。山区人口少,地面广,南北相距二十里,东西十八里。她要下到各校检查一次工作,走马观花也需要三四天,若详细视察就费时间更多。教师们为了减轻她的负担,照顾她的身体,都主动去向她汇报工作。我也曾去过几次,请求她具体指导教学工作,尽量让她少跑路。
  当时的学校,都是因陋就简设在破庙内或民房中,门窗小、光线暗,没有课桌和凳子,条件好的学校还能架起几排木板作课桌,差的只能用石板或泥墩当桌子,垒几块石头作凳子。大村的学校学生不过百名,中等村六七十名,小村学生只有二三十名。班级多是四级复式,教学方式是一揽子课程,国语、算术、自然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六七门课程一名教师全包了。有两个以上教师的学校,工作量还轻些,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工作量就特别重,而且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得自己做饭。晚上,除了备课、改作业,还要给本村民校学员上课。当时,农民家家户户都很贫困,家长都让孩子做辅助劳动力,安排孩子去放牛、放羊、拾柴、采野菜,或下地干活。女孩子则在家带孩子、纺线、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这样的家庭占90%以上,影响了学龄儿童入学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绝大多数学龄儿童动员到学校,还要经常进行家访,说服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让家长懂得,要想翻身做主人,不仅要从政治上翻身,还要从文化上翻身,一定要设法让孩子上学。少数真正上不了日班的孩子,就把他们组织起来,组成午班或夜班,让他们干活、读书两不误。有的孩子午班、夜班也去不了,只好组织三四年级大学生当小先生,去给上不了学的孩子送字、送算题,教他们会认、会写、会算。一个学区有八九个村的学校,这么多工作都要靠校长和教师去组织实施、落实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也非常辛苦了。
  辉县市委统战部供稿  作者:吕怀文